中国快递协会动态

记者高温下体验快递员忙碌的一天 一人一车走江湖,他们送的是责任

2011年08月03日来源:

烈日炎炎记者骑车体验快递员的辛苦。

本版摄影 记者 吴恺

在吴师傅的帮助下,记者尽可能多拿一些包裹。

一辆电瓶车穿梭在烈日之下的树荫之间,车主大汗淋漓,在他的背后是总体积要远大于他本人的纸箱子。纸箱上清清楚楚地标有一个地址,那里正是快递员吴师傅的下一个目的地。尽管骄阳似火,不过他倒也享受着这份工作。“快递这份工作,赚的就是血汗钱。”本报记者昨日跟随吴师傅,体验了一次真实的快递员生活。

见习记者 梁峰

9点 出发

“晃晃悠悠”踏上体验之路

8月2日一大早,天空的那枚火球便如此“霸气”,注定了这不是一个凉快的日子。静安区淮安路上的一家小店内,若不是门口两辆满载包裹的电瓶车,没人会注意到这里是一家快递公司。张红珠是这家快递公司的经理,至今已在快递行业做了7年。她向我介绍,这家快递公司规模不大,主要负责的就是西康路、安远路、海防路这一块。不过两名快递员每天还是忙得不可开交。

今天我的任务就是跟随快递员吴明宝收发货物。看见吴师傅时,着实有些惊讶。原本我以为只有年轻人肯干的快递,也会有吴师傅这样中年人的身影。聊天之后更加让我意外,吴师傅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,已经在这行呆了两年多。眼看时间已经不早,我们准备出发送快递。临行时,张经理递给我一瓶盐汽水,让我带上。我原本并不口渴,不过吴师傅突然变得很严厉地告诉我:“一定要带上,你可不像我们,这么热的天要是不喝口水,身体绝对撑不住。”

踏上各自的“坐骑”,一开始驾驶电瓶车令我有些无法适应,车头不停地左右摇晃。反观一旁的吴师傅,车前车后全是货物,竟然开得稳稳当当,墨镜之下还真有几分帅气。“我们先去西康路的创展大厦,有很多客户在里面。先把比较集中的点送掉,其他的后面送。”

9点10分 派送

设计好路线能省点力气

路途并不遥远,停车、上锁、包裹搬到货梯门口一气呵成,几件包裹虽然体积小,但是重量却足足抵得上一箱饮料,而最大的包裹更是有一米多高。等待电梯的时间,吴师傅开始翻看包裹外包装上的详情单。“趁这个机会先分拣一下,把不是楼内的包裹先放在这里,只带上楼内的包裹上楼。”

“放这里不会有人偷吗?”面对这个问题,吴师傅指了指天花板告诉我:“你看,我们快递员都把包裹暂时放在这里,正是因为这里的探头。”他坦言,其实他曾碰到过一次包裹丢失,好在这里的探头帮了大忙,原来是别人搬东西时,搞混了,后来问别人拿了回来。“一般同一幢楼里的包裹,我们都先送大件的,这样后面就跑起来轻松了。”吴师傅讲。搭电梯来到了7楼,一鼓作气将那个一米高的包裹搬到了公司门口,吴师傅大气也没喘一口。接下来的流程就比较简单了,让收件人签个字,撕下回执,任务完成。

看到撕下的回执,吴师傅特地去注意了一下签的名字。他解释说,签字主要是为了证明我们已经将包裹送达目的地。但有时候对方签得太潦草,吴师傅就会有点担心。“如果有人代领,包裹随手一放,收件人可能就会找到我们,此时这张回执就很关键了。”

送完几个大件,我们再次停下脚步。吴师傅拿出包里的一刀信件,原来还有这么多。“现在开始看每个包裹的楼层。”此时我手中的两个包裹分别位于2、3层,同时还有一些信件分散在各楼层,其中最高的在9楼。“既然这样,我们先去9楼,然后一层层下来。这样比坐电梯节约很多时间,下楼梯也不会很累。每天我都这样,靠的就是随机应变,能节省很多力气。”

10点 尝试

撕回执单也不是容易的事

集中的办公楼送完,剩下的便只剩几幢居民楼。到了海防路的538弄时,吴师傅将一个包裹递到我手中,笑着说:“下面该轮到你了,你自己试试。”

独自前往3楼,敲开了收件人的家门。将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的同时,对方签了名。可能是手生的缘故,看吴师傅用笔一撬便揭起的回执,在我手中却特别牢。一用力,竟然将回执撕坏了一部分。下楼给吴师傅时,我有些不太好意思。他笑着和我讲:“撕坏的地方没什么关系,最主要的就是要上半部分的条形码完整,还有就是要有签名。”

吴师傅向我坦言:“其实我最担心的不是这个,反倒是客户检查包裹。”我了解到,客户检查包裹是完全可以的,但是之前必须告诉他包装完好,并在回执上写上“外包装完整”的字样。对此,吴师傅告诉我:“我们快递公司一般都无法知道里面到底有些什么,只负责外包装完好就可以了。”而一旦包裹内少了什么东西,若有外包装完整的字样,快递员也能帮助客户退回给寄件人。“有时候碰到客户对这个很不理解,偏偏要拆开再签字。于是矛盾就产生了。”

11点30分 小憩

回店吃完午饭赶紧打个盹

一圈快递送下来,两小时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,我也是满头大汗,一口气喝了半瓶水。“今天已经算是少的了,最厉害的时候,要饿着肚子忙到下午两点。”吴师傅讲。回到店里,将回执单统统交给张经理,上午的活才告一个段落。

1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,到了中午便成了快递员们的食堂,平时这里只有吴师傅、林师傅和张经理三个人。店里的东西倒是一应俱全——折叠桌、冰箱、微波炉。吴师傅拿出一盒盒放在冰箱里的冷菜,依次放进微波炉里加热。“虽然菜不是很丰盛,但是却是最温暖的。”张经理说。

吃完午饭,收拾干净,吴师傅叫我赶紧休息。“现在到下午两点是休息的时候,下午我们继续出去跑,不过与上午不同的是,下午是收快递。”

14点 收件

随身带“秘密武器”电子秤

收快递比起送快递则更加辛苦。拿起背包、带上墨镜,下午两点整我和吴师傅准时出门。“几个客户已经打电话来催了。”骑着电瓶车来到不远处的一幢办公楼里,前台已经将包裹准备好。吴师傅拿出一台小巧的电子秤,因为收费需要按重量来收,没有秤很难说服客户。签字、收款,然后将包裹放入包内,整个过程也就5分钟。

我们跑了5家客户,信函和文件很多。“现在时间没到,最忙的在下午6点之前,单位集中下班的时候,那会儿电话始终不会停,一户户人家什么包裹、信件都来了。收完快递差不多晚上7、8点了,再整理、打包要到晚上9点才下班。”

我这才意识到,他们的生活几乎已经被工作所填满,全心全意为了快递工作的人实属不易。“现在人并不难招,但是能够认真负责对待这个工作的人少之又少。”吴师傅叹了口气讲,“以前来了个小伙子,8天丢了3件包裹,公司只能拿出3000元赔偿。你说是不是很无奈?”

编后语   

送水工、电力工、交警、城管和快递员,我们的热体验走向尾声。这些特殊岗位的艰辛尽人皆知,不过到底有多少辛苦,背后流淌多少汗水,也许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方能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。他们是烈日下最有代表性的工作,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并不仅仅只有这五个工种值得我们尊敬。

每年夏季,关心坚守在烈日之下的员工,几乎是一个保留节目。但是握个手、发点慰问品对于这些工作岗位上的员工来说,可能只是一阵微风,无法撼动他们的内心。而只有我们能够回答出,这些员工到底辛苦在哪里?他们需求什么?支持他们的动力是什么?这时才能够真正为他们送去一场夏日的及时雨。